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Grey on Grey

A meaningful Hegel’s Quotation share with you (Learnt from yesterday’s class)

When philosophy paints its grey on grey, then has a shape of life grown old. By philosophy's grey on grey it cannot be rejuvenated but only understood. The owl of Minerva spreads its wings only with the falling of the dusk. "Philosophy of Right" (1821), translated by T. M. Knox, (1952) p. 13

12 則留言:

  1. 我沒有上堂,不太明白.可否用中文解釋一次?

    回覆刪除
  2. 容易明白便不是哲學,但我可能沒有能力解釋,只能轉載中文譯本。

    關於教導世界應該怎樣,也必須略為談一談。在這方面,無論如何哲學總是來得太遠。哲學作為有關世界的思想,要直到現實其形成過程完成其自身之後,才會出現。慨念所敎導的也必然是歷史所呈示的。這就是說,直到現實成熟了,理想的東西才會對實在的東西顯現出來,並在把握了這同一個實在世界的實體之後,才把它建成為一個理智王國的形態。當哲學把它的灰色繪成灰色的時候,這一生活形態就變老了,對灰色繪成灰色,不能使生活形態得年青,而只能作為認識的對象。密納發的猫頭鷹要等黃昏到來,才會起飛。

    黑格爾著:法哲學原理或自然法和國家綱要。范揚、張企泰譯 商務印書館(1979)

    注意:為更容易明白,我將先一部份亦同時轉載。

    回覆刪除
  3. 從上的文字來看,哲學似乎處於+分被動,甚至哲學如何可能?是否須要哲學?哲學可否改變現實?哲學的價值是否要重新定位?等等這些哲學底哲學的核心問題,相信都不是容易回答,縱使會回答,也不是好事.

    回覆刪除
  4. 黑格爾是大師級人馬,而且這是他的名句,所以不是看字面,必須進行深處想問題。

    今天是法國雕塑家 奧古斯特、羅丹 172 歲誕辰,所以也借用他的名作Thinker 為背景。

    可以提出的是:密納發的猫頭鷹是代表智慧。
    其次是:哲學作為有關世界的思想,要直到"現實其形成"過程完成其自身之後,才會出現。

    這便是黑格爾的豪情壯語。而且他是以他的歷史哲學為榮。

    回覆刪除
  5. 真理永垂不朽,真正的哲學亦永垂不朽。「直到現實成熟了,理想的東西才會對實在的東西顯現出來」-- 這種事後孔明、對真理毫無洞見、反以現實之落實解釋理想之定位的學問,只屬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之流。(是哲學嗎......)

    回覆刪除
  6. 難道黑格爾的哲學真的這麼難明?或是堂上老師沒有說到太明白。

    黑格爾是指責一般人未能解理哲學及歷史的真諦,也可能是哲學來得太遠(即是未來)。但是,以他的歷史哲學為基礎,"哲學慨念所敎導的,也必然是歷史所呈示的"(即是歷史的內在目的),當成熟時(即概念完成其自身之後),理想的東西(哲學概念)與實在世界成為同一實體時顯現出來時,哲學便會以理智王國的形態呈現。這便是歷史哲學"教導世界應該怎樣"。 也可以說是灰色繪上的灰色,(即概念與現實共同顯現為同一實體),這時的哲學是為人所認識,但不會再是年青。而智慧的猫頭鷹是在黑暗中才展翅的結語,是代表了他能在黑暗中洞悉真理,充份表現了他的英雄心態。

    回覆刪除
  7. 實在世界的實現必定符合哲理;但哲理之不朽在於其無須待實在世界的實現才所謂實現,哲理就是哲理。世人或可藉了解實在世界以洞悉哲理;惟就算哲理未被洞悉,又或者實在世界無任何人去洞悉哲理,甚至根本沒有實在世界,哲理尤在。

    回覆刪除
  8. 突然想起推理學時的一個問題,在沒有人的森林,倒下的樹是否有「聲」?未被洞悉,又或者根本沒有實在世界的哲理,我們可以肯定世上是有億億萬萬,但是這存在是代表了什麼!

    回覆刪除
  9. 哲理沒有代表除哲理外的甚麼,除哲理外也沒有甚麼可代表哲理。哲理就是哲理。

    回覆刪除
  10. 頗有信仰意味的堅持,但以乎缺乏了科學觀,可能引致錯過了尋求更一步知識或哲理的空間。但這亦可能是已經達到了黑格爾絶對精神的境界。這是我夢寐以求的境界,但相信它對於我來說,是非常非常遙遠,窮一生之力,也未必找到包含完全哲理的大門,更不敢想像可以有叩門的一刻。being is "total" being!

    回覆刪除
  11. 何謂科學知識及其限制,康德在其第一批判中已作清晰論述(當然在下也不會假定人人皆認同康德的論述)。哲學本是比科學及其他學科更高層次的學問,探究範圍及對象不限於經驗層面,還包括超驗的形上層面。以「科學觀」探究哲理,依在下看,不但無助尋求更進一步哲理的空間,若是只待實在世界的實現而據此「詮釋」、「確認」「哲理」,更是自我限制哲學探究思緒的泉源。若然莽顧經驗科學知識的限制,以「科學觀」探究涉及形上意念的哲理,更會墮入康德所謂的二律背反的陷阱,不但得不到真理,反有誤將歪理當成真理之虞,其後果輕則徒然自欺欺人,重則……(若黑氏本人能活上二百歲,可能對此會有更深的體會。)

    回覆刪除
  12. 原則上,在討論前人的哲學理論時,只是在灰色上繪上灰色。但如果彼此對"灰色"的理解不同,不知道是否可得到新的顏色。可惜的是,這問題是不可能以一言兩語說得明白,我只能簡單陳述我對康德第一批判的認識:

    康德回應休謨對因果論的質疑,沉思十年才作出第一批判,主要是回應"知識是如何可能",也是統合了理性學派及經驗學派的爭議。他的"先驗"是哲學領域的突破,而內容是以"十二範疇"為基礎。但說明白一點,他只是將"演繹"及"歸納"作一個完整的連結,十二範疇只是人類學習的基礎。所謂先驗,如果以張無忌如何由張三豐學習太極來表達可能會更容易明白,當達到忘記了學習過程的記憶時,學到的太極才是"屬於自己的"。但因為是忘記了學習過程,所以自以為是先驗。認識過程是經過廣泛的歸納(學習,或是承接前人學說),我們是可以建立理論 (其實這不可能是知識的全部),有了理論(這只是當時能力達到的部份而已),我們才可以應用理論演繹得新知識。也即是說先驗其實只是代表了能將經驗學到的東西作為自己的"認知能力"的境界,有了這"認知能力",我們才可以在未有親身經驗,也可判斷事物是如何發展,這便是知識,亦是康德解釋知識如何可能的基本。我以這認知過程以科學觀為代表(我的灰色),是人類不論進步的能力,至於科學與哲學的分別,只是科學是必須有所謂客觀數據的支持,基礎是必須有先共同的認知,即是數據的真確性及可接受性。而哲學只是能否單純利用慨念說服不同意見的人,這是須要有廣闊的胸襟出接受新慨念,亦較容易產生各執一詞的處境 (嚴格來說,討論空間是比較廣闊)。所以如果說哲理(廣義詞或全稱詞)的永恆,我是非常同意(只是相信沒有一個哲學家可以達到這境界),但如果說某一哲人所說的理論(單稱詞),是屬於神聖不可侵犯的敎條,我會說這是信仰多於尋求哲學,討論限制其實是比科學更大,因為新知識是不容許超越教條,那麼新知識是如何可能?

    回覆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