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康德建立了定然命令,這是沒有任何其他目的的行為,因為人是感到"行為本身"是必然要做,是不會考慮任何可能的結果 (他以自由,自行立法的責任Duty為表述),也即是行為本身便是目的,即"ends in itself"。這便是他的動機論,亦是受到嚴重批評的原因,因為一般人是要看結果(或預計結果),"好心做壞事"是最大的批評,可能因為康德沒有証明人的行為是有良好意願,也不能排除人是有壞動機。
我並不認為福德一致是建立自由的重要(必然)元素,要先看完純粹理性批判這部關於知識論的巨著,便會知道自由的定義。福德一致不可能成為自由的條件,在《實踐理性批判》的導論中,康德道「The ideas of God and immortality, however, are not conditions of the moral law but only conditions of the necessary object of a will determined by this law, that is, of the mere practical use of our pure reason」,反而,自由是一個道道行為的充足並且充分條件。道德行為不是為了德福一致,你仍可以為善為惡的,只是你作了惡的行為,便一定不會德福一致;在現世若你為善,也不能保證現世可享受德福一致,那只有寄望來生了(上帝存在及靈魂不滅),這裹沒有條件關係。
身為哲人的在進行道德探究時是否須要「請出」「上帝」,對於那些不相信「上帝」的哲人而言,答案不但是不須要,更加是不應該的,因為他們總不能讓其道德哲理夾雜一些連其本人也不認同的東西。至於對於那些「相信」「上帝」的人而言,在進行道德探究時是否須要「請出」「上帝」,相信只有他們可以回應(成立與否又是另一回事)。然而,以在下一個在梁博士提供定義下的非基督徒的觀點看來,在進行道德探究時「請出」「上帝」,不但無助達成道德律的一致,甚或引致更多難以(若不是無法)平息的爭議,因為即使同是「基督徒」,亦難「保證」他們「相信」的「上帝」是完全「相同」的一個「上帝」,更何況「相信」「上帝」的並不限於「基督徒」,還有「天主教徒」、「猶太教徒」、「摩門教徒」、「新教徒」、「清教徒」……這些同樣「相信」「上帝」的教徒的「道德標準」更顯然不盡相同。
回覆刪除我是無神論者,而對道德的看法,是較傾向叔本華及盧梭的見解。但由於不是這題目的主題,而且很難以三言兩語說得明白,所以不利用這方面介入。所以利用比較夢幻式的方法發表意見(說明白一些,是胡說八道)
回覆刪除似乎禁果是能令人分辨善惡,所以當亞當、夏娃吃了禁果後,一方面是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即罪,請參考),另一方面,由於禁果是能分善惡,所以亦在人類中建立了善惡對衡的道德。但是罪行使人遠離神,而導致惡,所以他們離神多遠,便是可以衡量他們有多少惡,相對而言,也是有多少善。基於上述推讑,上帝是沒有處理到人的道德問題,道德問題是人類吃了禁果後的結果,但是間接來說,由於人與它的遠近是用來衡量道德的高低,所以它也是道德量度的參數。因此,也很難不將問題與上帝拉上關係。
以上胡言,希望大家一笑置之作吧。
在我的立場,以上並非胡言.Tony似乎對基督教神學越來越了解.
回覆刪除可惜無神論者遠離上帝,罪惡太深,還有不足一個月(即12月21日,世界終結日)便要下地獄。
回覆刪除其實這只是語言藝術(不是偽術),一方面說上帝給人自由,沒有管道德問題,但另一方面則以距離上帝多遠來評論道德的高低,這無疑是對小朋友說,你可以自由選玩具,但選平的才是好孩子。
我嘗試答Chris的提問如下:
回覆刪除道德律是從那裏來?
於儒家而言,道德律在每個人的心/性之中,此即孟子之性善論。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以建構知識為目的,「知性」(understanding) 和「感性」(sensibility) 組成認知中心,理性應用於有限存有(如人)。康德是二元論者,他認為道德實踐需要靠理性及感性,純粹理性發出道德法則,實踐則要靠感性相呼應。例如尊敬,康德認為是道德情感,感性呼應理性,便產生情感,有此情感才有動力實現它。
而在《實踐理性批判》中,理性與對象之關係是創造、創生的關係。見儒子將入於井,你便會無條件的伸手救他,這個道德行為是自己創造的,故理性要求有善和惡,便產生善和惡的對象──即判別善惡的標準。這時甚至連無限存有─上帝都要依從,因為如果上帝不道德的話,便不配稱為上帝。
為何每人的道德律都不一致? 是否因為不一致所以須要上帝或不須要上帝
道德律是自律道德,每人所創造的道德行為都不一樣。見儒子將入於井,有人會伸手救他,也有人會坐視不理(此即謂惡) ;後者可能是受外物遮蔽而喪失本心。此不一致的道德行為,是與上帝無關的,因為人是「自由」的(康德言:『形上學只有三個理念以為它的研究底究底恰當到象,此即上帝,自由,以及靈魂不滅』)。
似乎文章是基於新儒家的學說而來,所以傾向後期康德的學說。其中也是有如Chris 批評康德將上帝拉低到與人接近 (即連無限存有的上帝都要依從),及H Wan 所說--請出上帝的情況。
回覆刪除因為功課關係,我對於康德的"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比較有深的體會,但由於未有時間細讀康德的後期有關道德的作品,所以感到康德是有前後不連貫的情況。前期的康德,以强調自律(自行立法),以動機論為主。不清楚為什麼在後期,康德請出了上帝,及加上了感性元素,這可能是成熟了,亦可能是不能脫離終極答案的困境。我個人是感到這是違反了前期的突破,前期的康德能指出經驗世界是不可能找出道德律基礎,將德行與道德分得比較清楚,但後期的論說是破壞了自律及自由慨念的完整性。不過,如果後期作品只是展述道德律的實踐過程,而道德情感只是實踐道德律的動力,這是可以比較容易函接。只可惜仍要真的要詳細研究康德後期的轉變,才可以找到比較可信的答案。
事實上,動機論是非常難以掌握,而後期的康德,是容易與新儒家的理論融合, 所以多被接納。
康德較後期的著作《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其探究的問題是是否有一種基督教形式,可以同時是符合道德要求的一個理性宗教形式;而不是探究宗教信仰底下的道德基礎的性質。因此,康德似乎並無試圖以請出上帝達成道德律的一致;反而是試圖要在符合道德要求這前提下,再確立一種同時是一個理性宗教形式的基督教形式。
回覆刪除多謝康德支持者的回應,《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是有歷史背景的作品,但不是我希望討論的根據地。
回覆刪除我指康德"請出上帝"是根據《實踐理性批評》的內容。在第二卷純粹實踐理性辯証論中,康德有兩個公設,即是"靈魂不朽"及"上帝存在"。所謂公設,他解釋是一種理論的,但在其本身不可証明的命題,它不可分離地附屬於無條件有效的先天實踐法則。
康德在《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是將宗教定為他律,這是能將道德真正建立在人的本體內(即孟子的四端),但對於《實踐理性批判》中以德福一致為論証基礎,再加上以上的兩個公設,所以我感到這是他請出上帝的行為,但這郤是將道德從人的本體中抽出來,再與上帝結合。可惜我未能詳細將《實踐理性批判》從頭到尾細心閱讀多次,所以不能找出他的脈絡。希望日後可以回覆。當然如果能有有心人提出意見,這也是最好不過的結果。
Tony, 請問你是如何區分康德的前期和後期呢?
回覆刪除我較早前的回覆,不是以新儒學為觀點的。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是通過知識倫來帶出「自律道德」,而此點正與儒家孟子的「性善論」相契合。
在《實踐理性批評》,康德要請出上帝,是因為德福一致,即使在現世未能達到,如果「上帝存在」及「靈魂不滅」的話,德福一致便能保 證。
其實《純粹理性批判中》與《實踐理性批評》是兩個不同體系,不能納在一起。倒過來說,康德是相信經驗,認知及感觀,是會影響道德行為,因為這些東西,是會影響行為。例如,當玄學家為你批命後,如果你信,你是會跟隨他的評語而行,如果不信,你是會逆行,但你是不容易順其自然,除否你先將它忘記。
回覆刪除對於康德前後期的分別,簡單來說,《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是"否定"目的是合乎道德(無論是什麼的德行),因為"目的"可能是偶然,所以他用"假言命令"來表述,即是說,如果你懷疑"目的前題"可能是假,你是否仍然做道德行為。再深一層,如果你不相信"德福一致" 或 "靈魂不朽",上帝是否存在等問題,你是否會行道德行為。結果是,你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自己能"德福一致",這只是為了自己的行為,並不是道德的最高標準。
因此康德建立了定然命令,這是沒有任何其他目的的行為,因為人是感到"行為本身"是必然要做,是不會考慮任何可能的結果 (他以自由,自行立法的責任Duty為表述),也即是行為本身便是目的,即"ends in itself"。這便是他的動機論,亦是受到嚴重批評的原因,因為一般人是要看結果(或預計結果),"好心做壞事"是最大的批評,可能因為康德沒有証明人的行為是有良好意願,也不能排除人是有壞動機。
可能因為康德無法回應以上的問題,也是他開始懷疑人的善良意志,所以後期的他才用了道德感覺,"德福一致"等推論方式。所以我說,他是違反了前期的成就。
錯誤以為前論是以新儒家為基礎,只是感到內容是有新儒家的味道。這也能是因為多年的學習,新儒家理論已經成為不可分割的知識,所以我的錯誤感覺是無意識中形成。
將以上意見作為分享。但相信我是要清楚閱讀《實踐理性批評》和康德後期作品才可以再作出深入的意見。
Tony, 對不起,我並不太理解《純粹理性批判》和《實踐理性批判》為何是兩個不同的體系。我想我們的意見有分歧呢。
回覆刪除康德的整套(三大批判) 哲學體系,是以「自由」為「拱心石」去貫穿的。從《實踐理性批判》的導論中可窺見,康德說:「現在自由的概念---就它的實在性透過一個實踐理性的自明法則而受到證明這一點來說---構成純粹理性,甚至是思辨理性的整個體系大廈的拱心石;而所有其他的概念(上帝和靈魂不朽的概念)--- 它們在思辨理性中只是得不到任何支撑的理念---現在可以把自己依附在這個自由的概念上,而有了這個自由的概念並藉著這個自由的概念,它們便獲得穩定性和客觀的實在性,也就是說,它們的可能性藉由以下這點得到證明:這樣的自由是實在的,因為這個概念藉由道德法則揭露自己。」
1781年,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出版。而緊隨其後出版的《未來形而上學的導論》及《道德底形上學之基本原則》,只是《實踐理性批判》導讀。
1783年,《未來形而上學的導論》出版,此書闡明第一批判而其註腳己預設有先驗綜和知識。
1785年,《道德底形上學之基本原則》出版,此書是康德的第一部關於道德的著作。
1789年,《實踐理性批判》出版。
故此,這些書全是有關連的,所以我才分不出康德的前期和後期。
另外,我贊成你指的康德建立定然命令是因為自由。大衛‧帕西尼在其書《康德和黑格爾之間》亦提到「我們不難看出康德的定言令式只是一個法則,而它無非自由的法則,也就是說,它是完全源於自由概念的法則。這表示除了自由的概念之外,我們不需任何其他的條件就能得到 道德法則的觀念。」
道德行為是我們應該(ought to/have to)去做的,當中的意思是自己頒布命令給自己,並且去實踐它。亦即是史賓諾沙的自因 (Causa Sui) 。其實,我們是通過道德法則,才有善、惡等價值的區分,善為價值高,惡為價值低。
至於「德福一致」,康德是想保住上帝。所以,現世有人就算行善也不能「德福一致」者,那怎麽可令人行善呢? 故康德提出「靈魂不滅」及「上帝存在」,就算現世不能「德福一致」,死後因為「靈魂不滅」及「上帝存在」,故能保證「德福一致」。
謝謝分享。
康德的三大批判分別代表了"真、善、美" (即是黑格爾絶對精神的藝術、宗教和哲學),三者是人類文化的重要元素,但三者是無必然相連的影響。哲學家可以缺乏私德,無知識的人也可以站在道德高地,純粹藝術家是無須為用什麼顏色而作論文,米開朗基羅是不會因為道德批評而為大衛像加上樹葉。所以對我來說,三者是不相同的體系。而康德亦清楚表明認知能力與道德無關。這可能是彼此對體系有不同的解說的立足點。
回覆刪除無疑自由概念是康德道德律的拱心石,也因為它的重要性,所以如何定義自由便成了最重要的問題。如果福德一致是建立自由的重要(必然)元素,為什麼康德要採用自由為拱心石,而不直接用福德一致?自由是無條件的自由,如果加上福德一致,福德一致便可能成為自由的條件,自由便會變為假言命題。道德也是為了得到福德一致,是有"目的"及"希望得到回報"的行為。所以我感到康德加上了福德一致是令他的道德體系不連貫。也即是說,當自由這塊拱心石不是真正的自由,道德華廈便會倒下來。
《道德底形上學基礎》是《實踐理性批判》導讀,但它的重要性及啟發性是不比《實踐理性批判》為低。基本上,康德是不同意有形上學,但在《道德底形上學基礎》中,他展示了單純以知性層面是不可能討論道德,所以他打破了這約束,解釋了他是必須先建立形上學基礎的重要性。在書中,他以自由概念來體驗形上學是存在,但也清楚表明他是無能力找出這形上學。因此,我是不明他為什麼在《實踐理性批判》中以福德一致作為辯証。
回到原文,"Does morality need God",所以問題是康德是想保住上帝,還是請出上帝。可能他感到在《道德底形上學基礎》將宗敎定為他律是有違他的信仰,所以要保住上帝,那麼我是錯了。但是如果福德一致是辯証的核心,他是有請出上帝的動機。所以問題可能是我們如何看這段辯証。
對於康德前後期不同的意見,福德一致只是轉捩點。前期康德是主要是討論個人意志,而後期作品,他開始加入法哲學,即個人意志與國家的關係。回應黑格爾對康德的批評,康德可能因為各種因素,沒有勇氣打破當時困境,最終由黑格爾完成了這任務。這是我感到有前後期分別的原因。
唔好意思,在下仍忙於檢視身體哪一忽鑿住係「康德支持者」,暫時未能抽身還拖......
回覆刪除"在下自知已身中康德「物自身」論調的「劇毒」。認同「物自身」的不可知,就得認同形而上這虛無飄渺而又令在下既愛且恨的「怪物概念」。"
回覆刪除似乎已經成功解毒,可喜可賀。
我仍是不明白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甚麽體系? 實踐理性批判又是甚麽體系呢? 另外,認知能力與道德無關這點,對康德的不同體系是否有特殊或特別關係呢?
回覆刪除康德的前期和後期,是從那一年或那一本書而去區分呢? 我不是康德或非康德支持者,但我深信哲學思辨,是越辯越明的。所以我之前的回應,都有確實資料或哲人的理據為佐證。
純粹理性批判引入自由概念,《未來形而上學的導論》及《道德底形上學之基本原則》,只是《實踐理性批判》導讀,實踐理性批判再以德福一致來完成。不可能一開始便直接用德福一致為「拱心石」,起碼有兩個原因: 第一,正如一個小朋友連企都未學識,你如何要求他跑步呢? 第二,在《判斷力之批判》便不是以德福一致為橋樑。所以貫穿三大批判的是自由!
我並不認為福德一致是建立自由的重要(必然)元素,要先看完純粹理性批判這部關於知識論的巨著,便會知道自由的定義。福德一致不可能成為自由的條件,在《實踐理性批判》的導論中,康德道「The ideas of God and immortality, however, are not conditions of the moral law but only conditions of the necessary object of a will determined by this law, that is, of the mere practical use of our pure reason」,反而,自由是一個道道行為的充足並且充分條件。道德行為不是為了德福一致,你仍可以為善為惡的,只是你作了惡的行為,便一定不會德福一致;在現世若你為善,也不能保證現世可享受德福一致,那只有寄望來生了(上帝存在及靈魂不滅),這裹沒有條件關係。
況且「自由」二字怎會當起命題呢? 更何況是「假言命題」呢?
康德寫純粹理性批判的目的,是要為形上學帶上科學確當的途徑,即是要有客觀性之學問,從形上學帶出先驗綜和知識。要留意形上學是綜和命題,而不是分析命題。但此書太深、太厚、太大本,未必所有人能明白,所以他又寫了較細部的《未來形而上學的導論》及《道德底形上學之基本原則》,一來讓大家更清楚他的純粹理性批判,二來亦作為《實踐理性批判》導讀。
形上學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是general metaphysics 是關於存有論的,康德認為他在純粹理性批判已解決了此部份;另一部份是special metaphysics 是關於宇宙論 (即現象、物自身、靈魂不滅、上帝存在等),康德認為理性(人的本性) 會必然探討此等問題,所以他要確立此問題,以回應理性(人的本性) ;在實踐理性批判中,他以辯證方法將嘗試找尋為何人會發問以上問題。
關於"Does morality need God",我的答案是不需要的,因為人是自由的,所以可以為善或為惡。康德為宗教留有一線空間,而他只在理性範圍內講宗教。我的回覆不是只着重於一本《道德底形上學之基本原則》作答的。
我想我的回應此止於此了,再深入的,可能要再上多課康德了。
完全同意,討論是要有根據,你亦是難得的好對手。所以我每次回覆時,必先重覆閱讀有關資料,而且是針對性的細讀,希望重組及突破以前的錯誤或混亂的思維,這是一種享受。這是這平台的好處,與即時通訊的平台相比,討論是可以更深入。當然,對於前論可能引起不恰當的激烈,要你深夜回應,謹此致歉。這可能是受到獨孤九劍所害,又可能是我本身功力不足,走火入魔而不自知。
回覆刪除適當時停下來是好的,康德也要深思十年,才能回應休謨的問題。希望在適當時間,可以再作討論,期望可以看到日後突破性的意見。
最後希望分享我的讀書心得,因為哲學是複雜的問題,所以需要時,是要閱讀原文,以免單純被其他哲人的評論(或引述)而影響。這方法是比較艱苦,但得益是比較大。
P.S. 所引述的《未來形而上學的導論》一書,全名是《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而上學導論》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 That Will Be Able to Present Itself as a Science 。
Tony, 對於哲學問題,我通常會在夜闌人靜時思考,因為此時比較靜而思路會相對地較為清晰。我喜歡哲學思辨,在回覆問題的同時,可以温故知新,及閱讀一些早已買下而並未有時關翻閱的書。
刪除我也同意哲學問題,是要先看原文,然後才作回應。就以我上述的回應為例,我便重温了《實踐理性批判》的導論,印象會更為深刻。
期望在以後有趣的擬題,再作討論。
在下只”是身中康德「物自身」論調的「劇毒」”,這不代表在下是「康德的支持者」。For instance,在下是不支持康德在哲學的場景中「介紹」「神」的,理由簡單得很:因為不論信神的,或不信神的,他們都不會認為這個在哲學場景中經別人「介紹」的「神」就是神。何必呢!事實上,在下早表示過,「神」只是一個信仰的對像而已,根本算不上是哲學課題。
回覆刪除中劇毒後仍能如此清醒,的確是內聖外王。
回覆刪除對於為什麼康德要在哲學領域中討論神,我是做了一些資料搜集,其中得了一本 Kant - Philosophical Correspondence 1759-99,內容是康德與友人的書信來往,其在可以看到康德的心路歷程。可惜未能細讀,但似乎是在第一批判後,由於他的先驗是違背了當時理性哲學家的形上概念,所以受到很大的批評。加上宗教和皇室的壓力,所以在作品中要調節。當然我是仍然相信他的「靈魂不滅」及「上帝存在」只是中介角色,是討論人是如何將命令(duty)化為實踐。只是未有看到細節,所以不能肯定。
但無論如何,康德學說是有很高的價值。他帶出了現代哲學的生命。
(註:我也不能說是康德的支持者,我只相信,每一個時代,哲學家是有他們的歷史任務)
雖然有時覺得神學與哲學有些灰色地帶,始終神學不能與哲學混為一淡.神學不可能是哲學. 在神學的範躊內,哲學根本不可能.如果康德Claim自己是哲學家,他所討論的神,只能是哲學上有關神的知識和個人的觀念.如果康德Claim自己是神學家,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
回覆刪除這可能是哲學家一般的問題,是希望找出終極。但是這終極的答案,是難免進入神的境界。但事實上,如Chris 所說,單純以哲學討論神,是有很大的極限,所以在跳入這關口時,總有一點格格不入的情況。
回覆刪除奧古斯丁(Augustine)認為在人以外無限的空間找尋神,只會枉費工夫.因為神不在外間,相反神是常在我們心裏.我們卻要向內找尋神踪跡,不是向外找尋神. 既然人是被造者,全知全能的神必定在人的身上早就留下一種可以與衪交通的方式.這些種種問題都令哲學無能為力.
回覆刪除利用康德二律背反來討論。我們是否亦可以在人身上找到與魔鬼溝通的跡跡。
回覆刪除其次說一句笑話,這理論有點像鑑証科的電影,屍體是會告訴你,它的死因,亦會留下犯罪者的資料。
在人身上當然也可以找到與魔鬼溝通的踪跡,而且一般都非常容易找.問題是,你選擇上帝或魔鬼?你與上帝的溝通拉近,就自然遠離魔鬼.好了,這次有關涉及上帝的話題,竟然有20多個回覆,真是破紀錄了.似乎大家對涉及上帝的課題都有興趣,致少也對上帝產生多種懷疑.這是好事.
回覆刪除有神學家指點而不學,是有點可惜。
回覆刪除當然第二個問題必然是,既然在人身上可以同時找到神及魔鬼的踪跡,除了信仰之外,我們是以什麼相信人是由神創造的。
無!只有信仰.正如我們是以什麼去相信"自己的爸媽就是自己絕對的爸媽"一樣的道理.你又沒有親眼看到自己從母親肚裏世來,你又沒有去檢驗DNA,為何你會相信?
回覆刪除我不是神學家(但希望是成為神學家).我特別對"驅魔"非常有興趣.如果Tony兄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這本書:Timothy Keller: The Reason for God - Belief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Riverhead Books, USA, 2008.
回覆刪除「與上帝的溝通拉近,就自然遠離魔鬼」?「信神」?「驅魔」?在下忽然想起兒時常聽到一些家長會教導他們的小朋友只准跟乖的小朋友玩,以便學好;不得跟曳的小朋友玩,以免學壞。在下每逢聽見這些給小朋友的指示,總覺得極其無聊。除非每位小朋友都同樣的乖,那麼誰跟誰玩都沒有分別。只要小朋友是有乖曳之分,又假設每位小朋友都遵照上述的家長指引交朋友仔,當小朋友甲因為小朋友乙比自己乖而想跟小朋友乙玩,小朋友乙卻會因為小朋友甲比自己曳而拒絕跟小朋友甲玩。因此,小朋友甲是不可能交上比自己乖的朋友仔的。另一方面,當曳曳的小朋友丙願意跟小朋友甲玩,但由於小朋友甲遵照指示不得跟曳的小朋友玩,小朋友甲也不會跟小朋友丙交朋友仔。換句話講,即係叫啲小朋友「食自己」。在下十分慶幸自己的父母從沒有給予自己類似的交友指引。現各位談及信仰,相信有至善的神,同時又相信有萬惡的魔。當然,相信神魔與結交朋友不同。神大概不會嫌棄人曳,魔儘也不會向人學乖。然心既有神在又可用近之;心本有魔在又何須驅之呢?(係咪有啲搵嚟攪呢......)
回覆刪除說到底,問題是你在那一個角度討論問題。在宗敎角度來說,無論是否請出上帝,上帝仍然是存在心中,神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份。但是如果以哲學討論,討論者應將上帝放下,否則是會問題混淆不清。
回覆刪除在宗敎範疇裡,信仰是站在不可挑戰的神聖地位,而在哲學領域內,信仰只會成為討論的負累。
"如果以哲學討論,討論者應將上帝放下,否則是會問題混淆不清。"唉,現君豈非亦同意神魔之流非哲學課題乎?
刪除對,應該更正,必須註明在"道德"命題上。目的是要弄清楚,道德是在發於人的心中,或是因為有神的存在才要談道德。
回覆刪除多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