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Kant 與 康德

近日看到一篇頗有趣的文章,「從 Kant 到康德:牟宗三的華語哲學之現身」 (詳細內容可看以下連結)。作者施益堅(Stephan Schmidt)是出名的德國作家,對中國文化是有很深的認識。他指出 Kant 的作品,由於翻譯為中文時的差異,所以中國的康德是與西方的 Kant 不一致。


我所以引出這文章,不是指康德有問題。而事實上,任何事物也很難避免地域化的問題 (localization),例如佛敎來到中國後,是與印度佛敎不同,基督教到中國時,也要建紅牆綠瓦的敎堂。要提出這點,只是希望同學們在學習時應注意這點,以免不知道我們讀的,可能只是康德而不是Kant,(特別是下學期有康德的課程)。


http://nhuir.nhu.edu.tw:8085/ir/retrieve/5631/4012001702.pdf


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基督的安慰

聖誕節又到了.大家又有假放了.但聖誕節的主角卻是耶穌基督,就不是太多人會着意.不論你信也好,不信也好,衪不是帶給大家兩天假期的主角嗎!所以來聽聽衪給我們的安慰: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
因為我往父那裡去."
"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我要求父,父就另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衪永遠與你們同在."
(約 14:6, 1-3, 12-13, 15-16, 27)
耶穌基督給我們的訊息是人生的最後一章並不是死亡,而是另一新生命的開始.
聖誕快樂!

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王家衛

早前大家討論王家衛的電影,突然想起一個問題。

一般而言,電影應該是集體的創作,每一份子也應該有自己的角色,是一個有機體的表現。我不是一個對電影有認識的人,但王家衛電影對一般演員來說,是既愛且恨的參與,以藝術角度來說,王家衛電影是會有很高的評價,參與是難得的機會。但另一方面,王家衛是閉塞式的方法進行拍攝,演員是不容易知道以後的發展,在商業角度來說,是很難安排時間。而且這是否仍是有機體的成結,還是將導演放在神級地方來看待。

我想討論的是角度的掌握,預知劇本的電影製作過程,演員是可以先作研究,明白角色的特性及演進過程,好不好也代表了演員的能力,但在王家衛電影中,由於沒有劇本,演繹時可能要比較依賴導演 (當然亦要靠本身的能力)。以如人生命來比喻,前者可能是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目標,要造的事是如何完成這個目標,而後者,是根本不知道日後的發展,但遇到改變時,是要為如何回應以往的我作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兩者也可能都是真實的人生個案,也代表了不同的人生觀。

因為我對電影的認識及興趣不高,所以不清楚王家衛電影是否有以上的元素,但知道他的 "一代宗師" 將會推出,亦在此引發小小的討論。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法式小圓餅Macaron

just in the X'mas dinner, Lonnie Chu share this French Macaron with us. accidentally, i got this DIY video from a FB fd today. pretty easy...

美食DIY - 法式小圓餅Macaron

enjoy!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密陽 -- religion? or anti-religion?

dear all, i really enjoyed the X'mas dinner.  thanks Chris for all the arrangement.

the movie i mentioned in the meal is《密陽》, director is 李滄東. (sorry, i mistook it 金基德) below is the link to watch the movie on web.

http://tv.sohu.com/20101130/n278012319.shtml

and this is especially for Chris...

一齣深度的福音電影《密陽》 勇者生活

enjoy!

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殺父文化」及「殺子文化」

昨天在熱討論中,我提出中西文化的比較是"殺父文化"及"殺子文化",當然回響是負面的。可能殺子文化的名稱是用得不好,但我是希望利用這問題引出反思。

這比較方式是來自1983年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我是在大約1985年閱讀的。和我以下轉載的文章第一句相同,閱讀時是頗為吃力,心裡是有很强忐忑不安的感覺。特別是,如何與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作出分別。由於閱讀時距今有一段時間,內容有點糢糊。同時我不是完全同意書中的內容,但閱讀這本書,確是令我有一次很好的反思。

對於熱愛中國哲學的同學來說,是有很大"能力"及"理証"完全推反書中的內容。我不是不愛中國哲學,身為中國人,中國哲學是我的根,但我對於以古聖為不可推反的方法研究中國哲學,我是絶不同意及感到很難過,為什麼今人難勝古人,這是進步,還是古人已能說出終極的真理。

不錯,中國哲學是很美,簡易的文字中是包含了博大高深的學問。但是這種美,卻是留給後人很大空間加上附註。表面上是高深,但以一個反思的角度來看,這可能是不敢面對批評的上佳安排。這亦表現出我們的文化是有堅忍、刻苦,但缺乏勇氣及冒險精神、因為這種玄,是可以用很多方式來化解批評,是高深藝術」的表現。

好了,說到這裡,必須停筆,以免對熱愛中國哲學的高手不敬。但最後,如果是想批評這種反思方法作為既定立場的同學不要看這本書,因為不同的立場是永遠不能相融,看了也只會强化本身的信仰。但是如果希望作一次反思,這是可以選擇的安排。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strItem=books&idArticle=94652

我是很希望中國哲學的高手出來討論,你們的沉默是中國人的禮儀的表現,但是缺少了你們的意見,是這討論平台的遺憾。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潘霍華 (Bonhoeffer 1906-1945)

一位納碎德國時期的神學家,牧師,先知,間諜,刺客,烈士. 曾經行刺希特靭,最終計劃失敗,下獄,最後送到納碎的挍刑台上. 他說了最後一句: "這裏就是終點.在我來說,這卻是生命的開端." 潘霍華,也有人翻譯為朋霍費爾,他是我本人頗欣賞的近代神學家之一. 他的一生代表現代基督新教的殉道史. 無論你是否基督徒,有神論或無神論者,我都希望和大家分享這位神學界經典的巨人.
廉價的恩典與昂貴的恩典
(收錄於"做門徒的代價"一書)
請打開留言

臺大開放式課程(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課程多元化,有歷史,文學,哲學,藝術,化學等等. 實在太多. 還有影音檔及講義下載.

完全免費


好過俾錢返學! 臺大真偉大! 問你死未!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外間短期課程

現今是混亂的世代,也是靈界湧現的良機,各個宗教,各有演譯. 因此我們需要全面地了解邪靈的工作,並能作出分辦.如果對靈界,驅魔等有興趣的人士或信徒,可以考慮以下的入門課程. 此課程幫助學員從基督新教的角度探討以下幾個課題:
A. 靈界面面觀
B. 鬼附八大特徵
C. 鬼附與精神病的分野
D. 如何測試懷疑被鬼附者
主辦機構: 角聲佈道團
課程編號: C1302-3A 靈界揭秘
主講: 李錦彬牧師
日期: 2013年2月6目 (逢星期三)
時間: 早上10:30 - 12:00
地點: 九龍旺角通菜街1A-1L威達商業大厦801室
費用:HK$200 (共四堂)
查詢電話: 2148 3301

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

杯的價值 (if any)

杯的價值 (if any), 不在於空或滿, 只在於its own very EXISTENCE (which means 'having been existent'), irrespective of its form, performance, deformance, reformance, function or dysfunction, composition or decomposition, construction or even destruction.

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從欣賞經典廣告反思道德問題


還記得約30多年前,曾經有某香煙品牌的經典電視廣告(可能各位都會同意,當年很多出色的、可觀性高的廣告,都是香煙廣告。從觀眾欣賞角度看,禁播香煙廣告實在是有點兒可惜),出現想做就去做」的宣傳口號。廣告片段中,型男主角參與一些近乎玩命的刺激玩意 (由於在下當年著實年幼,對於那些實際是甚麼玩意,現在印象已相當模糊),最後型男當然死唔去,還要擺出一副殺死人的coolpose結尾。廣告原本頗受觀眾歡迎。但後來漸漸有「衛道之士」批評「想做就去做」的口號「教壞人」,恐其破壞社會風氣。結果廣告在一片輿論壓力下,臨時將「想做就去做」的口號,改為「應做就去做」。一眾「衛道之士」滿意了;惟廣告所表達的意念已因一字之差而面目全非,欣賞指數勁插水。「想做就去做」就是錯嗎?錯了甚麼?相比之下,「應做就去做」就會是對嗎?對在哪裡?

108載之後,又出現了另一經典廣告,那是某手錶品牌的廣告,其宣傳口號是:「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這回坊間普遍對這宣傳口號非常受落,並高度欣賞廣告表達的浪漫意境,卻再沒有「衛道之士」站出來指責廣告貶抑追求細水長流矢志不渝之愛情」的高尚情操,甚或鼓吹「但求一夕雲雨」之歪風而「教壞人」。
 
難道時代變遷足以解釋並支持任何隨之而來的道德標準的改變?為甚麼?難道不可以是這些道德標準的改變本身已經就是不道德嗎?